原标题:寒假期间厦门39名学生被骗
海峡网2月20日讯(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通讯员 洪恒亮/文 陶小莫/漫画)这个寒假马上就过去了,寒假各大中小学也即将开学。期间昨日,厦门厦门警方发布寒假涉生诈骗警情,名学并提醒读者开学后要小心防范三类骗术。生被
据统计,寒假今年寒假,期间全市接报涉生诈骗警情39起,厦门其中,名学有三类高发诈骗,生被分别是寒假返利诈骗(占35.9%),买卖游戏装备诈骗(占30.8%),期间买卖手机诈骗(占20.5%)。厦门
案例1 初二学生“被抽中成幸运用户”
初二学生小林是名学39个受害学生之一。这个寒假小林究竟遭遇了什么?生被
2月1日,初二学生小林正在刷朋友圈,突然一条好友申请跳了出来。小林通过好友申请后,对方称:小林被抽中成为幸运用户,可以参加返利活动——支付300元,可以返还900元并赠送一台苹果手机。
小林一听心动了,便通过微信扫码支付300元,随后对方以“手续费”、“账号激活”等理由要求小林继续转账,在又转了两笔共计999元之后,小林发现自己微信被拉黑了。
案例2 大二学生网购二手电动车被骗
小陈是厦门某高校的大二学生。开学前,他准备在网上购买一台二手电动车作为上下课代步用。
2月15日,小陈在“转转”上搜索相关信息,随后选定一家店铺并以1358元的价格向对方购买一台电动车。可对方却以“微信转账更快发货”为由,要求小陈添加微信进行线下交易。在微信上,小陈向对方支付了车款后,一心等着“代步工具”到来。
2月16日,一个自称送电动车的司机来电,称小陈购买的电动车已经送达厦门,但必须再支付400元的“电动车上牌费”才能送货上门。
于是,小陈又支付了400元,之后,他却发现自己已经联系不上“司机”及之前“转转”上的卖家了。
揭秘
寒假常见的三大骗局
昨日,民警介绍了寒假期间常见的三种骗局。
第一种是返利骗局。此类红包返利诈骗,是不法分子通过QQ群、微信群等渠道发布高额返现的虚假信息,一旦有受害者上钩后,以各种理由引诱受害者转账。
第二种是买卖游戏装备被骗。嫌疑人事先在游戏平台发布虚假低价买卖游戏装备、账号的信息,诱骗受害者上钩后,以“先付款,后交货”的方式实施诈骗。
第三种是购买低价、二手数码产品被骗。嫌疑人在网页、QQ群、微信群发布虚假商品信息,诱骗受害者与之联系,后以“保证金”、“押金”等理由要求受害者转账汇款。
提醒
开学后小心三类诈骗
开学后,校方、学生及家长们又该注意哪些诈骗套路呢?民警提醒说,开学后要防范三类骗术。
一是冒充老师、校方行骗家长。有时是骗子假借老师的名义致电家长,在电话中谎称孩子在学校里发生意外或突发急病被送往医院,催促家长通过转账缴纳手术费用的方式对受害人实施诈骗。有时是骗子假借学校名义给家长群发诈骗短信,实际上在短信中带有木马病毒的网址链接。家长在点击链接之后,不法分子就将木马植入到家长的手机中,并借此获取银行账号、密码等信息。
提醒:接到此类电话、短信,家长应第一时间主动与校方取得联系,校方一旦发现有此类情况,也应及时通过相应渠道发布预警信息。
第二种是网购诈骗。骗子以低价、二手等虚假信息诱惑买家,并借助知名电商平台、二手交易平台进行诈骗,以各种理由让买家先付款。
提醒:学生朋友在网购过程中,尽量选择正规大平台购物,不建议通过线下交易。
第三种是兼职刷信誉。骗子会伪装成中介或代理公司,打着刷信誉、刷销量的旗号招聘兼职“刷客”。然而,刷单只是幌子,骗钱才是真正目的。
提醒:在应聘网络兼职和工作过程中,切勿随便透露个人信息,不要盲目相信高回报,应留意对方的信息,比如电话、名称、地址或者是对方的银行账号,发现被骗后,要尽快拨打“110”报警。
2025-07-18 06:242527人浏览
2025-07-18 05:282583人浏览
2025-07-18 05:002781人浏览
2025-07-18 04:592906人浏览
2025-07-18 04:581514人浏览
2025-07-18 04:121126人浏览
杏林湾商务营运中心位于厦门集美创新城区,坐拥杏林湾有地位湾景资源和世界上非常大的水上园博园,属于地标性的CBD综合体,是海西地区靠前个园林式绿色自然商务中心。项目总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,地上总建筑面积
今天开假,有关新春的问题记者帮你问了正月初一出生 就是“蛇宝宝”2月4日,晴天在福州“上线”,市民迎来春节假期收官的好天气。2月5日节后开工首日,天气是
背景说明在爱情中,分手是常有的事情。但如果在分手后女性怀孕,那么涉及到的问题就更多了。女性可能需要进行打胎手术,而这需要耗费一定的费用。但是如何合法索要这些费用呢?本文章将从四个方面给出建议。法律规定